蒼天有眼─郭正益老師─(連載十八)
對現代學僧的忠告──回歸佛法:如何尋訪善知識
(1)「 遠離躁進」:佛教所談論的都是老老實實的修行,要在動輒百千萬億劫的時光裡,由學人自己成滿無間斷的清淨作意。然而密教則以「即身成佛」來蠱惑世間,以速食麵的方式推廣、誘惑,使得那些將佛果以為是世間「有為有作、有所得法」之人,不免心旌為之動搖;然而一心追求快速成佛而意圖以譚崔密教的方式來修行的人,最終還是無法如意,如同口渴的人在情急之下,飲鴆來解渴一樣,不免飽受痛苦而最終導致法身慧命的陣亡。「即身成佛」不是佛教所說的成佛,只是與三乘菩提的修證全然無關的外道妄想假佛,但能招攬到想要「求新、求變、求快」的信眾而成為密教的俘虜,然後大眾都由於推廣相似法的破法行為及邪淫,導致捨壽後一起下墜三惡道中。
(2)「遠離婬欲」:佛陀告訴我們,必須遠離婬欲;學人在證得「梵行已立」的修行進程中,要先從「身遠離」,漸次達到「心遠離」,欲念必須一再被自己徹底檢驗,最後無有生起,以初禪的生起不退作為檢驗,如是方為佛法正修。然而譚崔密教的偽佛教卻主張:「你要多多以性愛來體驗佛法,來體驗空性。」他們誤以為「長養性愛」可斷除婬欲,又誤以為意識心空無形色而一念不生時就是空性 1。佛陀說這樣的婬欲行是絕無可能證得三摩地,而且如此一次又一次地熏習婬行,只會使得貪婬習氣的執取更加地猛利,只會更遠離佛道。所以,想要藉由性愛來斷除婬欲,就如同藉由吸食更多的毒品而說這樣可戒除毒癮一樣,只是飲鴆止渴的愚行。
(3)「尋方訪道」:《華嚴經》中的 善財童子的成就迅速,就是歸功於他不斷地參訪善知識而虔誠恭敬地遵從教導。然而相較於今日,「參訪善知識」對於佛教中的現代學僧根本是難以作到。對於善知識不服氣,已成為目前台灣佛教僧侶在修學上最大的緊箍咒,使得僧侶的佛法水平越來越不如許多無慢的居士們;而且在無法區別佛法和外道法的情況下,將善知識演述的正法知見加以排斥,同時隨手便將外道法搬入佛殿,如是樂此不疲而濫擲自己的修行歲月。
(4)「真正觀行」:現代許多的修行人進入了附佛外道見的迷宮之中,無法鑑別婬欲法的虛妄,也無法脫離對於境界法的追求和想像,因此無法真正深入佛法中的觀行,如此不但無法契入二乘正理,更無緣於大乘了義正法。所以,真實的觀行和禪思,是這一代學僧所需嚴肅面對的課題。
(5)「真實之因」:真實因的理解,是台灣佛教僧侶永遠應該面對的課題。雖然這真實因的弘揚已經是難以在佛教出家法師的身上看到,現在台灣佛教界被無因論所籠罩,舉凡虛妄因論、六識論、細意識論、本來自然論、無因論及諸法共生論 2,無不由是無因論、共生論為根本;即使是少數論及真實因者,也是以六識為前提而無有真實因,墜入諸法無因生的邪見中;如是種人對於識蘊的理解尚且是如此模糊,因此誹謗或質疑大乘正法就變成了許多修學人的常態,無怪乎這是
佛陀所說的末法時節。然而,正覺教團倡導明心見性,乃至復興大乘法教二主要道──佛菩提道及解脫道,正是讓
佛陀圓音重現於世間。因此當信
佛陀憐憫我們如同獨子,所以佛教出家僧侶不應以二乘聲聞僧侶自居,應當發起大乘正信,要相信我們只要根據
如來教誨,必定可以證得佛果。我們不學阿羅漢、辟支佛、喇嘛教、譚崔密教、假藏傳佛教,而是依止於真實清淨的第一義諦的教法來證取這千古不易的聖教。
(6)「離開表相」:當譚崔密教奧義被宣揚地淋漓盡致時,我們才知道 佛陀的預記是如此可貴,讓我們徹底看清了世間表相出家人的聲聞心態,也才能顯示在這「譚崔魔流」之中,誰才是真正行於菩薩道的中流砥柱?誰才能不計利害而無所畏懼地站出來,捍衛
如來於楞嚴法會上的真知灼見?即使是論及無有僧衣表相者是否可以為學僧之師時,當想一代大師玄奘菩薩於遊歷西域以及印度時,只要是有學於佛法諸論,不論是出家、在家,玄奘菩薩都是不計表相而禮請說法,自身為席下的受業弟子,莫不恭謹;因此,現在學僧應該於此有省,不應於僧衣表相上作莫名的執取崇拜,以免誤己誤人;當想佛法真諦難可遭逢,因而離開僧衣執取,生起親近善知識之心。
(7)「遠離邪法」:譚崔密教回歸印度教的種種行門儀軌而將其作為無上教法,如此讓我們慨歎這些譚崔密教行者仍未準備好進入佛門,心中還是熱愛印度教的譚崔。譚崔教義已霸佔佛教舞台一千多年,今日應該是歷史上的轉捩點,我們應當將譚崔法一一重新檢驗,把「軍荼利瑜伽、無上瑜伽、真言咒語、酒肉祭祀、糞尿祭拜、火供、煙供、護摩、明王、度母、壇場鬼神法」3 等如是印度教的譚崔法都請出去,也將剽竊 如來法王名號的「喇嘛法王、各種法王、仁波切、上師」,都送回「譚崔教」,最後將這譚崔密教的最上「魔法」、此誘惑人心的「男女雙身法」還給天界目前的魔王,請他自己去「婬欲灌頂」4 吧。
(8)「遠離偽法」:當今之世一直繚繞著一種雜音:「密法是真正的佛法」,令人心痛的是往往周遭許多人都在學譚崔密教的法;在如此慘淡的年代裡,幾百個譚崔密教道場在台灣蔓延叢生。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對末法時期的佛教有信心,因為末法時期還有很長遠的時光,這偽法充斥的世間就是我們菩薩奔馳的道場,遠遠寸草不生的沙丘就是我們最後腿力不繼的喪命之處;在我們身後,還會有更多的菩薩繼續開拓這片滾滾黃沙的娑婆大地!
(9)「 遠離惡師」:如果正法的火焰在台灣就被「喇嘛魔比丘」、譚崔密教的「無上瑜伽婬技奧義」、眾多的「喇嘛法王」和為數甚多的「金剛上師」──這「四譚崔歸依」澆熄了,則世界將永遠墮入黑暗,菩薩們也不用再到此星球來了。然而,本師
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不是如此,這就證明我們這群菩薩行者必須繼續堅持,必須履踐我們對這五濁惡世護持正法的承諾,永遠不會因為佛教出家眾與喇嘛的攀緣與怯懦而感到氣餒。
一個即將隕落的魔王世界和印度佛教與密教的滅亡
在這樣混亂的世界中,即使是主導這一切禍事的魔王波旬,他最後也是要繼續地修行佛法,當他將來下墮阿鼻地獄時,遭受到種種難以忍受的痛苦,就會很快地回憶起
世尊的教誨而生起清淨的信心,便迅速命終而生到帝釋天,他就會開始乖乖地修學佛法,培植善根,值遇諸佛,成就果道 5,最後經過久遠時劫的修行,魔王波旬終於成就佛道,佛名是妙住得法光如來 6。而且,在此世界的魔王波旬下墮地獄後,次補魔天的是魔王之子「導師」,他信受正法,讓魔天氣象為之一新;他還會於五億七千六百萬年後來護持
彌勒佛的正法,號召大眾出家學佛 7。同時之間,還有現在魔王波旬之子「商主」,亦以護持 彌勒佛的正法的善根因緣而得以次補「導師」之魔王之位 8。
因此,在這個不可得法的世界中,到底誰是真正的危害世間者?誰可以逃避這真實的佛法?即使是魔王波旬,最後苦難臨頭,還是要追尋佛法。很諷刺的是,這佛法還是他當初必欲拔之而後快的
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甚至他還要其子民因而受苦,也在所不惜,如是使喚他的魔子魔孫來到人間,混入佛門出家,將婬欲法實現變成新時代的譚崔密教之法,而企盼能夠將佛教消滅。
遠在天竺時,譚崔密教成功地取代了佛教,最後被回教戰士處理結束時,這樣的「婬欲法」卻很荒謬地成為當時人們想要唾棄「佛教」的雙身法,也隨之覆滅。意即當年的「佛教」實則為「譚崔密教」的僧侶,由於缺乏戒律的維繫而毀棄正法、推崇譚崔時,以及後來譚崔假佛教被回教軍隊消滅時,魔王都不曾覺得可惜和遺憾,反而暢快欣然。
為何魔王不會覺得有絲毫的可惜而反以為快慰呢?因為由於魔子於此世間的犧牲,等於是葬送了佛教東山再起的契機。在密教掌控的大局之下,這一精密布局中的一個招數就是將譚崔密教於印度結束,連最後一分表相的寺院也歸於覆滅,於是佛教的表相也跟著譚崔雙身法一起被回教軍隊消滅。
因為印度的「譚崔佛教」已經淪墮於婬欲法,在如是戒律全面潰堤敗壞,以及佛教已經名存實亡的局面下,即使有心人想要趁著回教軍隊勢力消退而來重建佛法,也無力扭轉魔族深植印度人心的「譚崔佛教等同於婬欲法」、「譚崔佛教的雙身法就是佛法」的刻板印象;當時即使有機會重建佛教,所能重建的佛法也將是譚崔佛教的雙身法;至此時節,重建印度純正佛教的最後一絲機會也為之消失,天魔波旬對此也就沒絲毫婉惜之意。
所以,譚崔密教於印度的終局,看起來似乎是公平的天秤偏向了佛教,然而卻非如此;在「偽佛教的密教」滅亡的同時,婬欲法的惡行也導致純正佛教絕對無法於當時印度再起的結局;如是滅盡了佛教的一切所有,才是魔王波旬所要的終極而慘烈的結束。這是「自滅而後滅盡佛教的最後一分表相」,連寺院都摧毀殆盡,真的是絕對地徹底。
這就是魔王要的難以想像的「自滅」的手法,令人不知道到底要憐憫誰?當初這些魔軍從欲界天的最高掌控位置來到人間投胎,放棄了比起人間更為長壽自在的欲界天頂的悠閒歲月,像是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視死如歸」,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未來?
或許是這些魔眾對魔王的效忠,勝過了一切的理智?即使佛陀在經典中點名他們會因此而下地獄,然而他們的想法可能和今日的藏密喇嘛對於
佛陀於經典中破斥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完全不予置信。這些忠心耿耿的魔眾們也可能不在乎到底他們的下場是如何,因為放棄魔天的自在快樂而誓師來人間入胎時,就已經覺得下地獄也無所謂了。即使周遭很多親近佛法的魔眾以及魔王子加以勸告,但這些魔軍還是執意要來人間破壞佛法;或許他們認為將來萬一真的遭受到苦果,魔王波旬應當不會視而不見,應該會顧念他們的忠心而變化神通來搭救?
因此,印度末期的佛教真的是經過了這群魔比丘的努力之後,再也無法翻身,因為密教這個「偽佛教」的婬欲形象實在是過於惡質,也導致了「真佛教」即使在後來的和平歲月裡,也沒有半點的機會可以恢復。而且就算是真的要藉婬欲法來復興譚崔佛教,印度卻還有民間私下流傳的5M 左道教派Vāmācāra,他們一樣有雙身法,當然也沒有復興佛教的道理;總而言之,這群魔眾搗亂的成果徹底結束了印度佛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
1 佛陀所說的空性是指能生五陰、能生意識的第八識心如來藏,又名真如。
2 佛法中說: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如今台灣佛教的僧侶卻追隨釋印順,共同主張「父精母血及四大可以生成五陰,不必有如來藏為因」,墮入諸法「無因生」及「共生」的邪見中。為救如是窘境,建立意識細心常住不壞而能生名色,返身墜入常見外道邪見而不外於識陰。
3 譚崔密教從真言、陀羅尼、密咒的流布,開始滲透進入佛教的典籍之中,這些都需要經過一番的辯證,因為,佛陀是否大力批判婆羅門教的《吠陀經》的密咒真言,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然而到了佛法衰退的像法時期,人們對於婆羅門教的密咒真言還是無法忘情,因此當時的佛經上開始有咒語,後來則漸漸成為常例,而這些常例是往往出現於大乘經典上,這正是魔王所欲除之而後快的典籍,因為大乘菩薩會一直將他的眷屬度走,所以,如是的真言密咒的滲透已是當時無法避免的情況,因此我們處於這簡擇時間的轉捩點,就必須因此時節因緣而加以檢驗,這也是這一時代的佛子所必須履行「擁護佛法」的佛事之一,其重要性是僅次於破斥譚崔密教的「雙身法」。當勘定密咒真言結束之後,則譚崔密教之所借力於婆羅門教之處,至此完全無法立足。
4 此間的魔王波旬所號令的魔民們,會極力地破壞佛法,直至佛法的末法時期結束,再無有大乘菩薩攝受眾生的因緣,這樣就是譚崔密教的結束之際,因為已經不需要再派魔民來此世間混入佛門之中。這也就是說,本來譚崔魔教就是要與佛教共存亡的,當他們消滅了佛教,這還不是真正的結束點,還要世間人絕對不會再來學佛法,不會有人死灰復燃地說佛法的正理;若是佛門四眾都已經是初機學人,不懂佛法而將外道法的斷常二見當作是佛法,則魔王方才高枕無憂。所以,還是要末法這一萬年完全過去,譚崔密教破壞佛教的行徑才會終止。
5 此間的魔王波旬要等到佛教的末法完全結束,就會下墮阿鼻地獄,因為人間的佛教衰亡之際,他因此生起極大的喜樂,業報便即刻現前而令他從魔宮下墮而至於阿鼻地獄,如《大悲經》卷1〈商主品 第2〉:「我涅槃後,正法滅已,是魔波旬得大喜悅,以喜悅故,墜落魔宮,墮於阿鼻大地獄中,具受無量種種苦惱,何以故?以魔波旬於是大勝慧燈慧光隱滅之時,生大喜故。」(《大正藏》冊12,頁949,上13-17。)然後當這波旬死後,於地獄中受大苦時,就會回憶起佛法而生起清淨的信心,便迅速於地獄命終而往生欲界的三十三天,最後以善根因緣而得以值遇諸佛,又繼續種植善根,將來便能證得無漏涅槃果。於同卷所說:「是魔波旬當於爾時,憶我所說得淨信心,得淨信已,即時於彼地獄命終,生三十三天,何以故?商主!若其惡心於如來所作諸過失,身壞命終墮大地獄;若復慈心供養如來不求過者,身壞命終,得生善道天人之中。彼以善根得值諸佛,值諸佛已,復種善根,種善根已,次第當得無漏涅槃。」(《大正藏》冊12,頁949,中16-22)。然而並非只有如是而已,《大方等大集經》卷18 更說:【佛復告阿難:「於未來世,當有佛出現於世,名無垢相如來應正遍知,此魔波旬,於彼佛所乃當不退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阿難!彼無垢相如來,知其深心成就故,當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當于爾時,亦當作魔王,深心敬信於如來正法,如彌勒出時,有魔王名曰『導師』,深心敬信佛法聖眾。此諸五百魔子,亦當於彼生於魔中,當於彼佛所為菩提故種諸善根,乃至波旬成佛之時,當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告阿難言:「此魔波旬,今雖發菩提心,猶豫不定,如少疊毳。雖爾,當漸漸成就無量功德,為世之尊,如今我身。」】(《大正藏》冊13,頁124,中17-29。)所以,魔王波旬已經於本師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發心,只是仍然猶豫不定而容易退轉,要下墮地獄,才能真正對
佛世尊產生清淨心。而且以後魔子「導師」更會護持
彌勒佛的正法。
6《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7:【佛告阿難陀:「此魔波旬……於最末後無邊無垢幢如來所……善根淳熟,心得決定,獲得一切佛法光明,發菩提心。然後經於過阿僧祇數量佛所恭敬供養,於彼佛法出家修道,護持正法,教化成就無量有情。復更過於四萬阿僧祇劫,當得成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妙住得法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清淨安立』,劫名『清淨』。」】(大正藏》冊13,頁643,上3-15。)此中所說的「無邊無垢幢如來」就是《大方等大集經》卷18 所翻譯的「無垢相如來」。
7 在《方廣大莊嚴經》卷9〈降魔品 第21〉中提到魔王千子:【佛告諸比丘:「是時波旬聞彼大臣如是偈已,其心悶亂。復召千子,其五百子清白之部,在魔王右歸依菩薩;其五百子冥黑之部,在魔王左贊助魔王。於是波旬告語諸子:「汝等宜應一心籌量,以何方計能摧伏彼?」右面魔子名曰「導師」,於波旬前而說偈言:「睡龍醉象師子王
三獸暴猛猶難觸
況復有斯禪定力
誰能犯彼大牟尼」】(大正藏》冊3,頁591,中8-16。)魔王千子之中,有一半是歸依佛法,一半則是聽從魔王,其中這領頭歸順於最後身菩薩者的是「導師」,勸阻波旬不要與佛法為敵,《大方等大集經》卷18 說此「導師」在 彌勒佛時為魔王,則護持正法。在《佛說彌勒下生經》卷1 翻其名字為「大將」:【爾時,魔王名「大將」,以法治化,聞如來名音響之聲,歡喜踊躍不能自勝,七日七夜不眠不寐,是時魔王將欲界無數天人至彌勒佛所,恭敬禮拜。彌勒聖尊與諸天人,漸漸說法微妙之論,所謂論者: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不淨想,出要為妙……爾時座上八萬四千天子,諸塵垢盡,得法眼淨。爾時,大將魔王告彼界人民之類曰:「汝等速出家,所以然者,彌勒今日已度彼岸,亦當度汝等使至彼岸。」】(《大正藏》冊14,頁421,下22-頁422,上8。)
8《大悲經》卷1〈商主品 第2〉:【爾時有魔子,名曰「商主」,已於佛所深得敬信,聞佛涅槃,心懷憂惱,戰悚毛竪,速詣佛所……佛言:「……商主!汝於如來應供正遍知心得淨信,以此善根,彌勒出世,當得值遇,值彌勒已,則能覺悟睡眠放逸諸眾生等,作如是言:『諸眾生輩應當勇猛勤作善業,如來應供正遍知出世甚難,如憂曇華時乃一現……是故汝等慎莫放逸,當勤修行於後莫悔。』商主!汝於彌勒佛所稟受法教,攝彼彌勒無上法王國土人民,常以慈心、無惡心、無怨讐心、愍心、樂心、普覆心護持養育,以此善根於魔宮殿次補魔處,具大富貴,為自在主。】(《大正藏》冊12,頁948,下1-頁949,下5。)波旬有許多的魔子,下一位繼位魔王的是前面註釋所說的「導師」菩薩,再來繼任魔王的就是這裡所說的「商主」菩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