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傳奇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325菩薩戒感言─覺濤─




325菩薩戒感言─覺濤─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只為325 這一天得見 平實導師授以上品菩薩戒
                                        
臨行那天,見過了同行的師兄師姊,從各個不同地區為了同一個目標而有緣在一起,心生歡喜。人生七十古來稀,有的老菩薩年事甚高,八十多歲高壽,身體有疾患,多年未出家門情況下,頂住壓力而來,甚為感動。以前曾私下對一位師兄說起過,今世若得見 平實導師一面,此生無憾矣。何況得以上品菩薩戒,超越三劫生死之苦,提前三劫成佛,此恩此德,何以回報!

記得去年,除了上班之外,利用晚上及週末時間,花了三週讀完 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歎未曾得聞如此詳細生動講解,對菩薩戒充滿了嚮往,發願此生一定要受上品菩薩戒。後學今生接觸正法時間不長,自從陸續讀了 平實導師的法寶,才知道以前的日子是在蹉跎中虛度的。兼有眾多師兄師姊的照顧,在 平實導師法寶的不斷熏習下,堅定了將來要走的是菩薩道,生生世世。菩薩戒焉有不受之理?

臨行之前,還是有些顧慮,就是發露懺悔。想想從前做過的不合戒律的所有事情,要在眾目睽睽之下揭發自己的老底,會不會很沒有面子?細細想,此生若無值遇 平實導師法寶,捨報早不知哪裡去了,法身慧命都是 平實導師給的,以前做錯了就該承擔,做錯了就改。大丈夫應該有大丈夫的作為,即便不是合格的大丈夫,也要學習大丈夫的品格,心裡安定下來。

飛機落地,到了!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邁向正覺之路─張善泓居士─


邁向正覺之路─張善泓居士─
一、在學佛家庭出生:
我們家族是學佛家庭,阿嬤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受了菩薩戒,清晨一大早四點半就起床誦經,並且是過午不食。小時候爸媽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我下課後常常就會跑去阿嬤家玩,所以從小就耳濡目染地聽著阿嬤講著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還有觀世音菩薩有多麼地慈悲。

在我大約四、五歲有記憶以來,我們家是學現代禪,爸爸、媽媽跟隨著李元松老師一起學佛法。小時候,爸媽常常帶我和哥哥一起去道場共修處,我們就在那裡玩,有時候一些叔叔、阿姨也會來我們家裡共修。那時常常看著爸爸、媽媽都在客廳打坐,一打坐就是一個小時以上,覺得非常地有趣,所以有時我也就有模有樣地跟著一起打坐。有一段時間我很喜歡在佛堂裡打坐,因為一進佛堂,感覺雜念統統都沒了,很喜歡那種一念不生的感覺!上小學的時候,某天在客廳桌上,看到淨土發願文,還記得第一句話就寫著「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看到這段不知為什麼就覺得很歡喜,就跟著一個字一個字唸,媽媽看到我在看淨土發願文,就教我怎麼唸,然後把淨土發願文背起來。每天晚上睡前我會唸一遍淨土發願文還有十遍佛號才去睡覺,所以從小就對阿彌陀佛還有極樂世界很嚮往,想要死後就往生極樂世界!

二、在現代禪的過程:
還記得高中十六歲那一年,因為那時不愛唸學校的書,課業讀得非常糟糕,很多科目都被當掉,所以要去學校暑修;尤其是數學課,從小我的數學就是非常地爛,小學數學曾拿過丙!所以在高中的時候,印象中還很清楚,數學老師很嚴格,通常暑修只要能乖乖上課,考卷有寫,老師基本上都會讓你過關。可是這位數學老師非常狠,我上課都沒缺席也寫了考卷,只是考試分數不很理想,所以老師還是把我的數學給當掉了!後來因為很多科重修都沒過,補救教學也沒有去,所以被留級了!等於就是高中一年級又得要重讀一次!後來,新學期剛開學沒多久,某一次的因緣際會下,爸媽就問我要不要休學然後去現代禪基金會幫忙?能不唸書又能親近李老師當然是最好啦,所以那時的我就一口答應了!

在基金會幫忙這段時間,每天早上九點就去基金會報到,然後到下午四、五點離開。工作的內容就是擔任打字,因為我打字速度還算蠻快的,一分鐘也有七、八十個字!李老師有時候需要寫信回覆的時候,或者教團有些發佈的消息都是由我代為打字的。由於長時間的親近李老師,深覺李老師是熱血沸騰的英雄好漢,長得非常英俊,給人的感覺很威嚴但又很慈悲,讓人很想親近,就像金庸小說裡的武俠!並且李老師非常注重「人情冷暖義為貴」的精神,所以常常教導弟子要學習古代的俠義情懷,並且做一個「快樂、聰明、有品」的人!也教導著在吃喝玩樂之中修行解脫,並且在象山社區創立了菩薩僧團,讓弟子們都順利地搬來象山社區共住修行。

千里之行,續佛明燈─鄂正升─


千里之行,續佛明燈─鄂正升─
一、我的求戒路
2011 5 31 1551 分,瀋陽的何師兄發來短信:「好消息,大家通過了!」我萬分激動地跑到佛堂,給正在佛菩薩聖像前誦大悲咒發願的正輝師兄看:「我們通過了!」呵呵,太好了!真是太驚險了,北京時間1600 點,是臺灣移民署下班的時間呀,我們遼寧的師兄只差九分鐘,終於等來了好消息。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信念,戰勝了消極與懈怠,一切的不如意在此刻煙消雲散,至誠感謝為此行奔波的師兄們。

看著正輝師兄正忙著打電話給每位師兄報喜訊,末學趕緊跪在佛菩薩聖像前至誠禮拜,感恩世尊及諸大士安排因緣,圓滿弟子大願,助我等上進。弟子祈願佛菩薩慈悲護佑,加持我們福慧增長、業障消除、此行順利,能親蒙平實導師傳授上品菩薩妙戒。

記得去年的 4-25 之行,末學曾去機場為正心等師兄們送行,感嘆自身福薄障重,不能聆聽恩師最後一次公開演講,幾近落淚;當看到受戒圓滿歸來、法喜充滿的師兄們,末學心中忽然生起對菩薩戒的渴仰之情(其實末學雖受五戒多年,嚴持禁戒、不敢毀犯,然而對於菩薩十重戒的波羅夷罪深感畏懼,曾想著等到自己年老體衰時再受吧,然後就捨壽求生西方極樂呢!)。當看到師兄們紛紛報名,尤其是正輝師兄與正占師姊也要同去,更增添了末學的信心。去!一定要去!這次與末學同期學法的師兄幾乎全部報名,可謂盛況空前、機會難得呀!以此共同受戒之因緣,必生生世世永結道侶、攜手護法豈不美哉!

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繇是成正覺……一切有心者,皆應攝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是諸佛之本源,行菩薩道之根本,是大眾諸佛子之根本。

學佛的目的─倪式谷─


學佛的目的─倪式谷─
學佛人都知道念佛,但是有多少學人真的知道念佛的內涵呢?您對它是否有正確的觀念呢?這個法門往往被誤認為是老人家在學的,學禪的人往往輕視它,修學淨土法門的人也自以為口誦心念佛號就是念佛了,但這個觀念是對的嗎?陳正源老師就指出:「這樣的觀念並不正確。」為何是不正確的呢?因為念佛法門具有種種層次、有極其深細的功用,並且廣涵一切佛法內容。想瞭解「念佛法門」的真實意義嗎?那就必須先確認,為何要「念佛」?目的是甚麼?念佛的目的就是要學佛,學佛可以解脫生死痛苦迷惑,得到安樂。為何學佛能得到這樣的成果?這個目的與道理又是一項必須先理清楚的課題。

學佛,往往是因為痛苦、煩惱逼迫而開始反思─面對自己有煩惱,面對死亡有恐懼,該怎麼辦?正源老師說,這些情緒變化都來自於認知,若有正確認知,這些情形就會改觀,學佛的目的就是在於改變錯誤的認知,認知改變了,煩惱就會消滅。佛法中能改變認知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就是以大智慧到彼岸!正源老師舉出鏡像做譬喻,鏡中影像虛幻人所共知,但五陰身如鏡像不實則人多不解,執著五陰身為實,於此即生煩惱,猶如執著鏡中影像為真一般。若是知道眾像只是鏡上影,其所以能夠成像,實際上是有明鏡存在其後,於此理有所認識,則知五陰虛幻無有真實,則煩惱自然落謝,不再恐懼怖畏色身生死。因此當要知道的是,那面能影現五陰身的明鏡,在佛法中也另比喻作「摩尼寶珠」,而這摩尼寶珠指的就是人人身中本具的「如來藏」!如來藏本身不生滅而能影現五蘊身,就如清淨明亮的摩尼寶珠的表面能現出種種色彩圖案,因此解決生死煩惱而學佛,就是為了找到這顆明珠─「如來藏」。找到了「如來藏」這顆明珠就能知生死似幻,這是同時具有了解脫智慧,更擁有了實相智慧。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悖慢佛法自招罪殃


悖慢佛法自招罪殃
《佛說慢法經》:

佛告阿難:「有人事佛以後便富貴;有人事佛以後衰喪不利者。」

阿難問佛:「云何俱事佛,衰、利不同?何故得爾?」

佛語阿難:「有人事佛,當求明師;得了了者,從受戒法。為除諸想,與經相應;精進奉行,不失其教。受者不犯如毛髮者,是人不犯道禁,常為諸天、善神侍衛擁護,所向諧偶,財利百倍,眾人所敬,後當得佛,何況富利!如是人輩事佛,為真佛弟子。

又復有人事佛,不值明師,亦無經像,又復不禮敬。不知不解,強教人受法戒,無有至信。受戒之後,故復犯眾戒。心意蒙冥、猶豫,不肯讀經、行道、作福,乍信、乍不信。復不能念齋日、燒香、燃燈作禮。故復瞋恚、嚾1 呼、罵詈,出入咒2 咀,口初不合,心懷憎嫉,使人殺生。眼見經像,無有禮敬之心。若其有經,趣掛著壁,或擲床席之上,或著故衣被弊篋器中,或以妻子、小兒不淨手弄之;煙 3 熏屋漏,不復瞻視;亦不燒香、燃燈向之作禮,與外經書無異。善神離之,惡鬼得其便,隨逐不置,因衰病之。適得疾病,恐怖猶豫,自念言:『我初事佛,云何故復疾病也?』不能自信,呼使至醫師。醫師卜問、解除、鎮厭無益,遂便禱賽邪神,眾過遂增。妖魅惡鬼,屯守其門,遂便喪衰、死亡,不離門戶。財產衰耗,家室病疾,更相注續,不離床席。命終罪辜,墮泥4 犁中,當被考治謫5 罰,無有歲數。是人但坐不能專一,志意猶豫,無所專據,不信佛法,故得其罪殃,衰耗如是。世間人不知佛法者,謂呼事佛令得殃衰,不知其人行自不正,違犯佛經戒,心專行惡,眾態具足;身自招之,無有與者。」

阿難聞之,便頭面著地,為佛作禮,歡喜奉行。6

語譯:
佛陀告訴阿難:「有的人信奉佛教或修學佛法以後,便能富有而尊貴;有的人同樣是信奉佛教或修學佛法,卻遭遇喪亡衰敗等種種不利的事情。」

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尋覓─李孟諭


尋覓─李孟諭
【前提大綱】
一個從小驕縱叛逆個性,在人生的過程誤闖一貫道、日蓮教、慈濟功德會、密宗喇嘛教、一般佛教寺院,最後終歸邁向佛教正覺講堂安住下來。

因緣聚散無常觀

村間羊腸小道牛車路,如今已經是寬大的柏油路了,馬佛老家後面池塘長滿了雜草。姊妹遠遠站在過去家園籬笆外,如今卻已是別人的農莊。只能偷偷地探視從小生長的這塊土地、瓦房;這裡……曾經擁有滿堂的親人,享受天倫之樂!老家瓦屋門框上的石匾,還遺留著父親的親手毛筆字跡:懸掛著「隴西堂」的堂號。頓時眼前呈現童年牧牛時代的憧憬……騎在牛背上唱兒歌、山歌。此刻心頭湧上一股無比的感傷,眼眶不自覺地濕了。

末學從小物資比姊妹獲得更多,也是備受父母、兄姊寵愛的小女孩。在處處受呵護、讚美的環境中長大,無形中養成驕縱叛逆個性,也滋長優越感諍勝的心;因此,往後人生旅程中受到很多的挫折,並且吃不少苦頭。

末學從小就不喜歡讀書,上初中時,執意要到北部找工作;但是又不能違背母親的期望,只好硬著頭皮投考花蓮省商,以草草了事應付的心態落榜,終於可以美夢成真了。

當年離開光復鄉馬佛這一片綠意盎然青青草原的農莊,來到大台北,迥然不同的花花世界裡,因為工作崗位的所需,才感受到世俗上的學歷是很重要的。因而決心半工半讀夜間部;雖然很辛苦,但這是自己的抉擇,即面對一切承受這個
「自食其果」!

五陰熾盛是病苦的根源
在民國59 年(公元1970 年)經由介紹認識外子,交往了九年,「不是冤家不聚頭,走上婚姻另一端,成為冤家眷屬!」這時,末學的人生考驗才真正的開始。

公公是警備總部醫官退伍,外子在小學五年級時,母親不幸車禍往生,在他下面還有三個妹妹,最小才三歲;公公軍職在身,無暇照料家中四個孩子,身為長子的外子,被送到公公友人家中寄養;到初中時才接到部隊與公公同住,初中畢業即被公公送往龍岡就讀軍事學校,而成為革命軍人了。

無相拜佛心得─葉昱寬─


無相拜佛心得─葉昱寬─
一直以來無相拜佛功夫無法上手,是因遮障太多所致,後來發現這些遮障原來是來自於對自我的執著引發現起。因執著自我,所以就以為覺知心我為真實,以為內我所、外我所乃至身心所及一切為真實,因執著自我存在而對一切我所知境界以為真實,導致對這些境界生起是否有違順己意,又執著這些現象為真實導致生起種種遮障。後來就自己常常去觀察十八界一切法緣起緣滅,觀察這十八界一切種種現象的虛妄性,並無真實有能取所取,慢慢地了知覺知心我並非真實;了知一切我及我所也非真實,慢慢地藉由意識去說服意根這個事實。但因意根無始劫來計執覺知心為我—以為真實,不斷地受覺知心誤導而計執色身為我所—以為真實,計執種種五欲及六塵為我所有—以為真實,因有這些執著性導致對我及我所引生種種煩惱及妄想。也就是因意根的計執性,導致意識無法馬上說服意根如理作意,使得這些種種煩惱妄想的習氣又讓自己沉溺於五欲六塵中,不知不覺地又去追逐這些境界,受其左右而無法清淨自己,無法排除對這些境界的執取,也就是無法修除對自我的執著,使得煩惱妄想攀緣不絕,而導致無相拜佛的功夫無法有所進展。

末學知此弊病後,就想出一些方法來對治這些弊病,來修除這些遮障,後來發現修除性障是一條捷徑,而修除性障的捷徑是植福;因在植福的過程中,您會面對種種身心的掙扎,在掙扎的過程中發現原來自己是多麼地貪著與計執。又常常在觀行修除性障的過程中,難免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遮障,即使想說服意根去減低對一切境界的貪著執取,但往往無法成功,以至於常常隨波逐流,追逐六塵無法自已,如此在無相拜佛的過程中,心行就常常隨這些境界起伏而使得拜佛的功夫無法上手。後來有因緣加入推廣組,發現自己一旦對正法多付出一分,乃至對眾生作種種無所得的施與,就會發現對自我的執著少一分,如此煩惱妄想就少一分,相對地就多一分清淨心,多一分清淨心就少一分遮障,當遮障一分一分減少時,清淨心較能相續。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因緣


佛分半座與迦葉共坐因緣 1(二)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眾說法,天、龍、鬼神、四輩弟子,嚴整具足,於是摩訶迦葉,垂髮弊衣,始來詣佛。世尊遙見歎言:「善來,迦葉!豫分半床,命令就坐。」

迦葉進前,頭面作禮,退跪自陳曰:「余是如來末行弟子,顧命分坐,不敢承旨。」

大眾僉 2 念:「此老道士有何異德,乃令世尊分坐命之?此人俊 3 4?唯佛明焉。」

於是如來察眾所念,欲決所疑,廣論迦葉大行齊聖,世尊又曰:「吾以四禪,禪定息心,從始至終,無有損耗;迦葉比丘亦有四禪,因禪得定意。吾以大慈仁愛一切,迦葉體性亦慈如此。吾以大悲濟度眾生,迦葉比丘大悲如此。吾以四禪三昧而自娛樂,無有晝夜。何等為四?一者、無形三昧,二者、無量意三昧,三者、清淨積三昧,四者、不退轉三昧;迦葉比丘亦有是三昧。

吾本樂六通,今已得六通;迦葉比丘亦得六通。何等為六?一者、四神足念,二者、悉知一切人意,三者、耳徹聽,四者、見眾生本,五者、知眾生所趣行,六者、諸漏皆盡,今已無畏,三界獨尊。

吾以四定表彰法御,何等為四?一者、解定,二者、智定,三者、慧定,四者、戒定,名色皆滅,梵跡 5 獨存,無憂嬉 6 想,生死根斷;迦葉比丘亦復如是。」

世尊又曰:「過去久遠,時有聖王名文陀竭,高行暉世,功勳感動,忉利天帝欽其異德,即遣車馬,詣闕迎王;王乘天車,忽然升虛,天帝出迎,與王共坐,娛樂盡歡,送王還宮。」

佛告比丘:「爾時天帝者,大迦葉是也;文陀竭王者則是吾身。往昔天帝以生死畏座令吾並坐,吾今以無上正真法御之座報昔功德。」佛說本昔,加以聖德顯比丘迦葉,一切解脫,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法教名遠,莫不樂受。

語譯: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只為這一天─正秀─


只為這一天─正秀─
2000 12 31 日,政府機關舉辦迎新年團拜會,在酒店鬧哄哄地開了幾十桌席面,全局的同事們圍坐在一起興高采烈。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了,人們充滿了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和渴望。是啊!有太多的夢想需要去實現,也有太多的成就要講給眾人聽,有人高談闊論,有人竊竊私語。不知為什麼我心中有一絲絲的惆悵,坐在那裡不想說話。大家沉浸在喜慶的氣氛中,沒有人看見我那時的安靜。一道道菜品端了上來,熱氣騰騰的手抓肉,泛著油光的燻雞……,滿滿一桌子的雞鴨魚肉。透過氤氳的熱氣,我的思惟發散了,嘈雜的聲音慢慢地離我遠去,我就像是在幻覺中。突然間,我知道我想要什麼了。那天桌子上的那些「美味佳餚」我沒動一筷子。第二天2001 11 日早晨,我來到觀音寺,禮拜師父,歸依了佛門並同時加受了五戒。非常非常的清淨,師父只給我一人舉辦的儀式,跪伏在西方三聖像前,內心充滿了感動,阿彌陀佛和觀音、勢至菩薩慈愛地看著我,我知道我找到了真正的依怙,多少年來漂泊的心終於安定了下來。一段時間以後又發願受菩薩戒,跟師父商量了一下,他說應持五戒滿一年後再受菩薩戒。2002年農曆5 15 日又在師父座下受了中品菩薩戒。

歸依佛門後開始修學佛法,那時把我能遇到的佛法書籍都搜羅來看,其間不乏許多大師的書籍。漸漸地生起了疑問,佛法究竟是講什麼?修行的路又要如何走?去請問師父,師父說:「我們是淨土宗的寺院,修學淨土法門,師父我一天持一萬聲佛號,可是你看師父忙的,哪能做得到呢?凡是來廟裡的都有所求,師父都得要幫助啊!」看著師父那麼大年紀了,那麼慈悲善良,為了眾生都顧不上自己的修行,心中很感動,但是我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究竟學佛的路、修行的路要如何前行?這時師父借給了我一套某法師講《無量壽經》的光碟,將近有100 盤,說你先拿回去看看吧!拿回光碟,懷著虔誠的心開始學習,但當看了快20 盤時,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大,難道佛法就是這樣嗎?如果佛法就是「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那就由孔老夫子講就可以了,還要佛陀辛苦 49 年作什麼?佛法能綿延2500 多年絲縷不絕,定是有超勝的地方,才能使人願意去修學,這個迷惑在心中久久盤桓,餘下的那幾十盤沒有看,給師父送回了廟裡。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邁向正覺─回家之路─覺敏─


邁向正覺─回家之路─覺敏─
常常在心裡想,此生如果沒有遇到平實導師在此五濁惡世破邪顯正、弘揚世尊正法,這輩子完了之後,不知會下墮到哪個惡道去?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復到人身?更遑論有機會聽聞正法。像我這樣的人,未學佛前,殺盜淫妄酒,貪瞋癡慢疑,樣樣俱全的人,下墮到三惡道去,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每次回想,都有後怕之念;對導師的感恩戴德之心就油然而生。如今,每次無相拜佛前,都先懺悔無始劫來(特別是今生)所作惡業,期能減輕惡業果報,並將拜佛功德迴向給所有怨親債主。

想起末學的學佛及接觸 平實導師所弘揚的如來藏正法的過程,末學總感覺有佛菩薩在冥冥中護佑著,一切都顯得有些突兀,不過一切也都顯得這麼順利自然。

末學出生在一個可以說是和佛菩薩毫無關係的家庭裡—母親信基督教,父親什麼都不信;整個社會大環境又是唯物論一統天下。在這樣半基督教的環境長大,末學卻對基督教一點兒都不相應,從內心中覺得基督教的教義頗為可笑,對基督教徒居然能夠相信奉行這樣的教義感到不可思議。自孩提到大學,都是在唯物論的熏習之下,自然對一切所謂的「唯心主義」的宗教認為「迷信」而不相應;再加上那時末學所處鄉間的佛教,基本上處於老頭、老太太燒燒香拜拜佛,求取世間利益的神佛不分的迷信狀況,末學自然對這樣的「佛教」亦敬而遠之了。在2010 年的6 月之前,末學可以說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斷滅論者。

救護佛子向正道─論釋印順之記憶與業力存在哪裡?


救護佛子向正道─論釋印順之記憶與業力存在哪裡?─游宗明老師─
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最有用的資財不是高科技技術,也不是前人的歷史經驗,更不是人文心理等等的學問與技藝,而是在我們切身問題上最重要的「佛法」。雖然不修學佛法的人依舊能夠正常的在世間生活,這也就是祖師大德所說的「日用而不知」,但是這個「佛法」對我們來說仍然是最重要的,只是一般人無法了知罷了。有些人對佛法不屑一顧,以為學佛只是迷信、沒什麼用,卻不知道學習正確的佛法才是最有用、最實用的學問 1。不學佛的人眼光短淺,所見唯有一生,不知有前生,不見有後世;這是由於他不知道若有前生,則前生的記憶是存在哪裡?如果有後世,那死後這一世的記憶又是存在哪裡?這是唯有佛法才能解答的大問題。所以,學佛對每一個人來說,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知道有三世,就會知道有因果,相信有因果,那至少就不敢為非作歹,可以避免墮落三惡道受苦;至於想進一步求生天享福,或修解脫道離苦,或行佛菩提道成佛,那就都是有希望的,可說人生光明,前途燦爛,故說學佛是非常殊勝的。

學佛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往世的記憶存在哪裡?這個問題若不能回答,則學佛很容易就變成一種迷信;我們學佛首先就是要破除迷信,若學佛反而變成迷信,那就冤枉來學佛了!所以,這個問題必須首先解決。釋印順在《唯識學探源》中說:

拿業力來說,業是不是無常?業是無常,纔生即滅的,那又怎能說業力經百劫、千劫都不失呢?倘使業依舊存在,那又怎麼可以說諸行無常?就是存在,存在在那裡?在過去?在現在?在內?在外?從這三世的相續,業力的任持,作進一步的觀察時,這流動的生命觀,自然會覺到它的深奧難知,有加以理論說明的必要。又像記憶問題,也同樣的引起了佛弟子的注意。眼根發識,認識了青黃等色。但這眼根、眼識,都剎那的滅去,後來的根識,早不是見青見黃的根識,那又怎能記憶從前所見的色呢?就是說:在一期的生存中,身心組織在變化中有它相當的安定不變性,所以能夠記憶。但佛法所說的記憶力,是有記憶前生以及很遠很遠的可能。身心早已徹底的變化,怎樣還會記憶呢?這記憶與業力的任持,問題是相同的。這困難而又嚴重的問題,需要理論的說明,是何等的迫切!2

三歸五戒功德~長者父以金錢雇女令受持五戒生天緣


三歸五戒功德~長者父以金錢雇女令受持五戒生天緣
爾時,舍衛國中有一長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進用行,得阿羅漢;一者邪見,誹謗不信。父時語此不信之女:「汝今歸依於佛,我當雇汝千枚金錢,乃至歸依法、僧,受持五戒,當與八千金錢。」於是便受五戒。不久之頃,命終生天,來向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

比丘問言:「此天女者,以何業行得生於天?」佛言:「本於人間,貪父金錢,歸於三寶,受持五戒。由是因緣,今得生天,重於我所,聞法得道。」1

語譯如下:

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

我們回家了─正欣─


我們回家了─正欣─

此生此世的我,生在佛國的邊地,離佛國正法很遠,真是不幸。但是我能聽聞到平實導師的了義正法,還是很幸運的。在前年,我們學習小組,計師兄得到平實導師為他們傳授了上品菩薩戒。他回來後,給我們傳達了經過。我聽了後,真是又激動,又惋惜。我沒有去受戒,心裡想:真是無緣啊!

就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們又聽說,明年又有機會,可以受上品菩薩戒。甘願承當作菩薩,努力提高知見,增長智慧度眾生。

在我沒接觸到 平實導師正法之前,是在淨空法師的學習小組學佛;一句佛號唸到底,讀一本《無量壽經》;只知道唸佛,讀《無量壽佛經》。每天早起,晚上,不論多晚,就算沒有時間,也要完成讀經唸佛的功課,而且很精進,天天如此。

就在我不知道怎樣才能進展的時候遇上了善知識,佛友——計正生師兄與張正珍師姊;張師姊給我指明了一條光明大道——大乘第一義諦正法。給我介紹了平實導師的《無相念佛》與一些平實導師的書,使我走上這一大乘正法。我認定了跟平實導師學第一義諦如來藏正法。

計師兄與張師姊為我們介紹 平實導師的書,使我們得以抄近路,都找到了無相念佛的念。提高了知見,找到了回家的路。使我從心裡感恩他們倆的苦心,為我們犧牲個人的一切。

在我聽到計師兄、張師姊說明年年初要傳授菩薩戒,而且是上品菩薩戒,要抓緊拜懺。先是拜八十八尊佛,天天堅持拜懺消業障。

從一貫道到正覺─蔡正承─


從一貫道到正覺─蔡正承─
從懂事以來就喜歡看書,有時到寺廟拜拜都會找一些因果書,因為是故事性質,淺顯易懂,又有警示的意味,每次看了就會提醒自己不可以作惡,是會有果報的。也自以為是如故事中人一樣是好人,自以為自己不會作壞事,善有善報。對家裡的信仰並不是很清楚,應該算是道教吧!逢年過節媽媽都會帶我們到廟裡去拜拜,末學也喜歡,大概覺得拜拜能保平安吧!依稀記得小的時候身體很差,曾經給過 觀世音菩薩作義子,當時就會有一個紅色的香火,上面印著 觀世音菩薩五個字,給你掛在脖子上,表示你是 觀世音菩薩的義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就很高興,也覺得很光榮。家裡也曾經短暫供奉過 觀世音菩薩,媽媽說要早晚供茶、供香,末學也很高興的做。

第一次接觸一貫道是在 17 歲外出工作時,公司一位女同事說要帶我去拜拜,那位同事是吃素的,個性很平和,末學就跟她去求道;其實沒有特別的印象,只知道要記得佛堂名字,點傳師、引保師的名字,還有求道日,說是將來會用到,至於三寶完全不記得,之後也沒再接觸。後來回到家裡,發現媽媽也改信一貫道了,家裡也安了佛堂,而媽媽也吃素了。有一位一貫道點傳師常常會到家裡來,要我們兄弟姊妹去一貫道聽課,可是沒人想去;禁不住點傳師多次的遊說,媽媽也希望我們去上課,後來就順從媽媽的意思去上了一段時間,至於上課講些什麼,完全不記得了,之後末學就結婚了。

結婚後組織小家庭,夫妻兩人都上班,因為學歷不高,都是作最基層的工作。薪水也不高,但因為省吃儉用,欲望不多,生活算小康;尤其父母的疼愛,生活上也很順利。本以為這種情況會這樣一直下去,但是好景不常,爸爸因為照顧生病的阿嬤,直至阿嬤往生,辦完喪事,爸爸跟著就生病了。檢查之後才知道得了肺癌,住進林口長庚醫院,由兄弟姊妹輪流照顧。剛開始爸爸很樂觀,因為他相信主治醫生,完全交給醫生,認為醫生一定會治好他的,家人也相信。後來再檢查時,肺部已經完全黑掉。有一次正好只有後學跟爸爸在病房,醫師跟一位護士小姐叫我出去一下悄悄的說:父親的生命只剩三個月了。後學聽了一時不知所措,當場哭了出來,不知道該如何告訴父親,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哭紅了眼睛不敢回病房,直到心情稍微平復一點才回到病房。父親問「有什麼事」,後學答「沒有什麼事」,以別的話搪塞過去,其實父親有看到醫生叫我出去,也起了疑心,但也沒有再問下去。家人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也不敢告知實情,因為對於生命怎麼來的、死亡是如何都一無所知,因為無知而心生恐懼。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對現代學僧的忠告──回歸佛法:如何尋訪善知識


蒼天有眼─郭正益老師─(連載十八)
對現代學僧的忠告──回歸佛法:如何尋訪善知識
1)「 遠離躁進」:佛教所談論的都是老老實實的修行,要在動輒百千萬億劫的時光裡,由學人自己成滿無間斷的清淨作意。然而密教則以「即身成佛」來蠱惑世間,以速食麵的方式推廣、誘惑,使得那些將佛果以為是世間「有為有作、有所得法」之人,不免心旌為之動搖;然而一心追求快速成佛而意圖以譚崔密教的方式來修行的人,最終還是無法如意,如同口渴的人在情急之下,飲鴆來解渴一樣,不免飽受痛苦而最終導致法身慧命的陣亡。「即身成佛」不是佛教所說的成佛,只是與三乘菩提的修證全然無關的外道妄想假佛,但能招攬到想要「求新、求變、求快」的信眾而成為密教的俘虜,然後大眾都由於推廣相似法的破法行為及邪淫,導致捨壽後一起下墜三惡道中。

2)「遠離婬欲」:佛陀告訴我們,必須遠離婬欲;學人在證得「梵行已立」的修行進程中,要先從「身遠離」,漸次達到「心遠離」,欲念必須一再被自己徹底檢驗,最後無有生起,以初禪的生起不退作為檢驗,如是方為佛法正修。然而譚崔密教的偽佛教卻主張:「你要多多以性愛來體驗佛法,來體驗空性。」他們誤以為「長養性愛」可斷除婬欲,又誤以為意識心空無形色而一念不生時就是空性 1。佛陀說這樣的婬欲行是絕無可能證得三摩地,而且如此一次又一次地熏習婬行,只會使得貪婬習氣的執取更加地猛利,只會更遠離佛道。所以,想要藉由性愛來斷除婬欲,就如同藉由吸食更多的毒品而說這樣可戒除毒癮一樣,只是飲鴆止渴的愚行。

3)「尋方訪道」:《華嚴經》中的 善財童子的成就迅速,就是歸功於他不斷地參訪善知識而虔誠恭敬地遵從教導。然而相較於今日,「參訪善知識」對於佛教中的現代學僧根本是難以作到。對於善知識不服氣,已成為目前台灣佛教僧侶在修學上最大的緊箍咒,使得僧侶的佛法水平越來越不如許多無慢的居士們;而且在無法區別佛法和外道法的情況下,將善知識演述的正法知見加以排斥,同時隨手便將外道法搬入佛殿,如是樂此不疲而濫擲自己的修行歲月。

十年之盼─台灣受戒行心得─正珍─


十年之盼─台灣受戒行心得─正珍─
尊敬的 平實導師,菩薩們:

你們好!阿彌陀佛!

我以無比至誠的心,感恩我們的 釋迦世尊,為我們派來一位大菩薩平實導師,弘揚宣講微妙的如來藏法,救度了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末法眾生,讓我們知道了義正法的無比殊勝和修學解脫的方法和次第。

平實導師是大智慧的菩薩,他開示了 佛的解脫道和佛菩提道,平實導師所開示的法義處處指歸,讓我們這些得聞平實導師大乘法義的眾生,得到了莫大的利益。

我得聞正法已有十年了,也介紹了很多同修來修學此法,所有同修都有同感:「平實導師的法義真實可信」,不像外面的大法師和大居士的虛妄說,平實導師的法,學有次第、修有結果。

我和這些同修們都是以無相念佛為基礎,以 平實導師的開示為增長我們正知正見的航標。

我盼望了十年要見 平實導師和會裡的菩薩們,又因為我有嚴重的暈車症,4.25 法會沒有參加,感到很是遺憾。自己在佛前發願:在這二年中,一定要去會裡見 平實導師和菩薩們,而且要把同學們都帶去。這次到會裡來一切順利,真是感恩佛菩薩,真是太慈悲了,加被、攝受弟子,滿了弟子的願。

回家的日子終於到來了,我的心情無比激動,日夜想念的我們的大家長平實導師和會裡的菩薩,終於快要見到了。我們是凌晨的零點到了桃園機場,我那迫不及待的心情,想一下子就飛到會裡,這時只能告訴自己要忍耐,不要激動!

下午,我們來到了同修會講堂,在講堂門口,有義工菩薩們迎接我們,他們的臉上帶著微笑,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菩薩們辛苦啦!」一聲聲的問候,真是讓人心裡感到熱呼呼的!九樓的大講堂甚為莊嚴,讓人們感到這就是真正的正法道場,與外面的那些道場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這時候同修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待平實導師到來的那一刻,會場安靜的出奇,好像都停止了呼吸一樣。

受戒心得─維英居士─


受戒心得─維英居士─
我這次能去臺灣受上品菩薩戒,最感謝的是二位領進我正法修行的菩薩,就是這次帶隊的團長,也是我們學習小組的張師姊和計師兄,還有他的兒子。他們一家三口人從2001年接觸到正法,一起修學弘揚正法。二位菩薩不管是什麼天氣,不論多遠的路,只要有人想聽正法,他們就帶著 平實導師的著作,熱情又耐心的給居士們說明,而且我們的學習小組就設在他們家,什麼時候去都熱情接待。我記得有一年張師姊都累病了,打了半個月的點滴,真是太辛苦了。從我們什麼都不懂,到知道了修學正法有多好,瞭解 平實導師和會裡的菩薩們,介紹我們修無相念佛的法門,增長知見,知道了 平實導師講的法,是全球唯一的正法,還鼓勵我們去臺灣受上品菩薩戒。受戒前二位菩薩又安排我們拜三千佛懺,誦菩薩戒本等,真是感恩。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生活中的佛法﹞野薑花語─蔡正婷─


﹝生活中的佛法﹞野薑花語─蔡正婷─
輕輕地、慢慢地,來回擦拭著佛桌的每一個角落,腦海中自然浮現一首偈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去靈山塔下修。」把佛桌擦得纖塵不染之後,彷彿也把心中的塵垢再次淨除一番。接著上供水、香,再供上鮮白的野薑花,一陣沁人心脾的幽香,立刻瀰漫了整個佛堂,跪在佛前仰望大悲 觀世音菩薩,心中默默期許:「願:自今而後,像野薑花般地清新、鮮白、淨無瑕穢;願:世世的身、口、意行猶如野薑花芬芳馥郁,帶給身邊的人滿心歡喜
和溫暖。」

我很喜歡在大清早供佛,供佛有種很幸福的感覺。平實導師在週二講《妙法蓮華經》時曾經殷殷開示:「諸佛的智慧和境界不可思議,諸佛的福德難可想像,所以要天天供佛,每天供佛的人福報比較大。」而且還告訴我們供佛時要一念具足六種殊勝作意,《瑜伽師地論》卷第44

如是菩薩於三寶所,由十種相興供養時,應緣如來發起六種增上意樂:一者無上大功德田增上意樂,二者無上有大恩德增上意樂,三者一切無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樂,四者猶如鄔曇妙華極難值遇增上意樂,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樂,六者一切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增上意樂。由是六種增上意樂,於如來所,若於如來法所僧所,少分思惟而興供養,尚獲無量大功德果,何況其多。

聽了 平實導師的開示,當下覺得身毛皆豎。從此以後,我一定天天供佛,還特地買了三棵玉蘭花來栽種,當然是為了想天天用香花來供佛啦!偶而少了鮮花素果,就用香噴噴的白米飯來供養,乃至買了新衣新鞋都拿來上供;如果色身不適需用藥物,就用藥物先來供佛並至誠懺悔請佛加持,原諒自己以前因為極大的愚癡無明所犯的一切過錯。因為想當菩薩就要有很廣大的福德才能利益更多的眾生,既然供佛有這麼多的好處,所以要天天以無上的深心、至誠心、歡喜心、恭敬心來供養十方諸佛菩薩。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我在一貫道十八年的反思─江正崇─






我在一貫道十八年的反思─江正崇─
十八年對一個四十幾歲的人而言,無疑是其最精華與最輝煌的歲月,而我的這段歲月就大部分奉獻在一貫道的道場裡。這些日子裡,個人歷經結婚生子、事業的衝刺等等,在一貫道道場上也歷經「清口茹素」、「捨身辦道」、「開設佛堂」與「開荒下種」(出國開荒辦道)。所以,個人無論是在家庭或者是在一貫道的道場上,可說是皆已完成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在這些時日,我曾經期盼自己能終老於一貫道;甚至祈願到老時,還能拄著拐杖到佛堂講課等等。然而如今,這些期盼已不復存在!這些願望也已不能再實現!只因為自己對生命的實相與未來的修行方向已有重新的認識,與其將生命盡付於對佛法不能知亦不能證的未來,倒不如切切實實地待在正法道場,即使是默默而無聞也都有利益。換言之,一個非正法的道場,絕不會是我終其一生安住之所。因終老於正法道場是我所盼,安住於正法道場是我所願。於是,我選擇離開待了多達十八年的一貫道……。

為什麼離開呢?只因「它」不是正法道場!在人天善法裡,你可以在一貫道道場盡情的揮灑;但在正法義理上,「它」則是處處矛盾而窘狀盡露的。然而,對一位致力投身於這種道場的我來說,何嘗不是痛苦?何嘗不是不捨?但「長痛不如短痛」,豈可為了短暫的不捨,而捨棄了長久的法身慧命。所以,決定捨下對一貫道多達十八年之緣,毅然決然的安住在一個於佛法可實證的正法道場—正覺同修會。對於這樣的決定並非偶然,乃歷經半年多的沈思辨析與痛苦抉擇,這中間的過程是衝突掙扎的、是痛苦與不捨的。衝突掙扎的是原本信受「無生老母是真心本性」的信仰被摧毀,頓時的失望與茫然,既不願放棄多年來所堅持的信念,卻又明知這是一條不可實證之路;痛苦的是要離開多年來一起同修共同辦道的道親們,往日於一貫道道場上的相聚嬉笑將不復存在;不捨的是這些心地淳厚的
道親們,身陷一個對佛法不知、不證的道場漩渦中而不自知,不免令人感嘆惋惜而心生不捨!

然而對於一貫道,我依然是心存感激的。「它」在修學佛法上接引了後學的初機,對於這一點後學是銘感於心的。也因為在一貫道中,對於人天善法的努力修學與履踐,以致累積了福德方得值遇正法,才能有足夠的智慧去發現一貫道的法義是不如理、不如法的,這說來還真的有點諷刺。但不論如何,對於這樣一個人天善法的道場,後學是肯定的、是感激的。但在生命的實相上,後學卻是被它誤導了,甚至深植於心,以致需耗費時日方得以釐清。此部分即是後學亟於闡述,也亟於與後學有一樣煩惱的道親們能皆得受益,進而擺脫對一貫道的情執繫縛,邁向真正解脫與實證佛法之路!因此,後學將就一貫道認為天地萬物主宰,甚至被視為「真心本性」的「無生老母」部分,來訴說這段歷程的煎熬與反思。(註:其實,這中間也包括「關、訣、印」三寶心法,但後學此部分之敘述已收錄於正覺同修會結緣書《邁向正覺》〈一〉,故於此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