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傳奇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大乘非佛說即是謗佛謗正法其果報比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還重!

印順法師認為極樂淨土非真實有!彌陀信仰是太陽崇拜之轉 !嚴重違逆淨土三經佛說,名為謗佛謗法。 ___平實導師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0-9/book3004.htm

假若有人入了物理學殿堂卻宣稱: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子虛烏有!穿鑿附會!

你想!他會不會被轟出去.......(以世間法來說! 這叫做欺師滅祖之不入流者!)



爾今台灣佛門殿堂有位廣為諸山大德長老推崇備至的人卻宣 :

極樂淨土非真實有!彌陀信仰是太陽崇拜之轉化!

(極樂淨土彌陀信仰是子虛烏有!穿鑿附會!)

你想!他該不該從佛門中轟出去.......

(((實在是必須特別善意的提醒敬告警示邪師及學術界博士教授等眾生!如是謗大乘菩薩藏將會有比五逆十惡更嚴重的"捨一切善根"大惡報!因遮障眾生菩提道的修行,斷眾生法身慧命,故得五逆十 惡尚且不致於得的極重惡報"捨一切善根"墮於無間地獄大惡報!)))

「云何捨一切善根?謂謗菩薩藏......。」《入楞伽經

「於佛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及大乘法,障礙覆藏,令其隱沒,乃至一頌。、、、、先所修集一切善根,摧壞燒滅,皆為灰燼。不久便當肢體廢缺,於多日夜結舌不言,受諸苦毒,痛切難忍,命終定生無間地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無依行品第三》。

「造作阿鼻(無間)地獄惡業,即時燒燃一切善業。、、、、能令命短,若百年命,二十年盡。思念所求,皆不可得」《正法念處經卷十三 地獄品九》

「除滅隱障佛法,令諸眾生不得信佛,又教他人令住隨喜」,果報在阿鼻地獄第十三別處「苦惱急(:一切苦旋);又「非法說法,復教他人令住隨喜;常毀聖人」,果報在阿鼻地獄第四別處「野干吼」。《正法念處經卷十四、十五》

「諸根常缺,永不聞法音,設使得聞者,復生於謗法,以謗法因緣,還墮於地獄」《入大乘論》毁謗大乘菩薩藏會一再惡性循環的下阿鼻地獄,可悲至極!

「若有眾生出佛身血、誹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 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地藏菩薩本願經》卷1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願王(誹謗正法者,罪業深重. 連最慈悲,接引門檻最低的 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亦拒絕接引!)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33.佛教是厭世或出世的宗教嗎?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第33集
由正均老師開示: 
佛教是厭世或出世的宗教嗎?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影音連結:http://www.enlighten.org.tw/dharma/7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enlighten.org.tw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要來跟各位談談說:佛教是厭世或出世的宗教嗎?
佛教這個一詞是因為傳法者是 佛,我們叫作本師,因而有佛教;後來因為修學者或信仰者,他各自偏好或觀點,因而進一步去分宗立派,那當然宗教的這個詞,有時候又析分出來宗門跟教門。那其間的關係,各位可以參考 平實導師在《宗通與說通》這本書裏面的開示。其實我個人覺得說,這個題目有一點在語詞上的矛盾之處,也就是說,因為佛教指的是一個教派,它本身沒有所謂的厭世或出世的問題。假如你一定要說厭世或出世的問題,當然是應當指的是什麼?修學佛法的人。因為是有情,然後再加上他能夠了知或所能夠證知的法義是有所差別,所以才會產生所謂的厭世或出世的問題。然而「佛法」二字,我剛才特別地說明,這個佛法二字是因為眾生的善根福德因緣差別的不同,所以往往不一定受學到真正的佛法;而即使受學到真正的佛法,也不一定能夠受學到了義的法,更何況能夠進一步去親證祂。所以才會有種種千差萬別的狀況。
那麼為什麼要問說,佛教是厭世或出世的宗教呢?因為一般人總覺得說,學佛好像是很灰色的,這個帶有一點消極或厭世的狀態。因為說看到真正的學佛人,他要持種種的戒律,乃至要多分少分地遠離五欲,他就會覺得說,這個不是一般人要過的日子。因為他所要求的是要什麼?要及時行樂啊!那麼當然這一種厭世或出世的看法,他就因此而產生。可是如同前面所說的,厭世與出世要看每一個人受學的佛法,乃至於說他往世根器的差別而來作討論;所以,討論這個問題就要往前推到說,每一個人受學佛法的環境,受學佛法的動機,乃至於說他過去的種種善根福德的差別。
先來看看說,一般的人生。有人也許會這麼說:「唉呀!我們就無可奈何!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生到人間了;既然生到人間,那只好無可奈何,就要隨順世間的業行。」所以從小開始就要努力地讀書,那當然有可能的話,最好還是能夠名列前茅。絕大多數的人在享受父母供養的好日子過完以後,開始就要面對自食其力這個問題;所以就在職場上努力地經營,卻永遠感覺說,好像這個事情永遠做不完。當然這個過程中,也許又會有產生什麼?產生有追求心儀的對象。假如說這個事業跟家庭兩件事情都能夠很順利圓滿的話,那這個真的是人人所羨慕的天之驕子。可是事實上卻沒有辦法盡如人願,有時候甚至於會一下子從雲端而跌到谷底。這個時候到底是要怨天尤人,還是要重起爐灶呢?眼看著時不我予,不禁淚灑滿面、心灰意冷,可是人生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不管說有人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但是他一樣無法突破人生最大一個關頭,也就是死亡。親人能夠圍繞在一旁,當然是最好的,可是很多情況,都是一個人面對最後一刻。那這個時候有些人不免就會想說:「那我們到底一輩子賺這麼多錢,到底目的是為了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賺更多的錢嗎?」那麼這樣回想以後,卻好像自己的一生,自己在背後綁了一根竹竿,這根竹竿延伸到身體的前面;然後這個竹竿前面又綁了一個什麼?紅蘿蔔。我們永遠只能看著那個紅蘿蔔,一直想要向前,卻永遠一直沒有辦法咬到那個紅蘿蔔。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三乘菩提學佛釋疑-32.佛教相信閻羅王嗎?



阿彌陀佛!
各位菩薩
今天「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要跟大家來談一談說:佛教相信閻羅王嗎?
個人覺得說,不應當在相信與不相信上面來討論。這就好像說,有一類的眾生多半不信地獄的存在,因為不相信地獄的緣故,所以往往敢於恣意妄為,因此而就造作很多的惡業,捨報之後當墮地獄。乃至會有假名善知識暗示說:「哎呀,地獄其實是聖人施教的方便,並沒有地獄。」不是不相信有沒有地獄,就因此就沒有地獄;這就好像說,在幾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說人類可以登陸月球,不相信歸不相信,人類最後還是登陸月球了。又好像說,不論有人在認為說到底有沒有天龍八部,但是世界之中,始終會因為種種業力的交感而產生天龍八部;當然,有一部分是菩薩發願往生的。
那麼到底這個佛教相信閻羅王的題目,我們可以進一步去思惟什麼事情?或者是說,我們來想想看說,佛爲什麼要為我們宣說閻羅王這一位有情?可是再進一步思惟之前,我們得先要瞭解一下,閻羅王在這個世間到底是扮演什麼角色。而經典中提到閻羅王這個角色,又是怎麼說的呢?
先看《長阿含經》第十九卷裏面的記載:【佛告比丘:「閻浮提南大金剛山內,有閻羅王宮,王所治處縱廣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乃至無數眾鳥相和悲鳴,亦復如是。然彼閻羅王晝夜三時,有大銅鑊自然在前,若鑊出宮內,王見畏怖,捨出宮外;若鑊出宮外,王見畏怖,捨入宮內。有大獄卒,捉閻羅王臥熱鐵上,以鐵鉤擗口使開,洋銅灌之,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受罪訖已,復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彼諸大臣同受福者,亦復如是。」】(《長阿含經》卷十九)
《長阿含經》第十九卷裏面所提到的內涵說,閻浮提南大金剛山裏面有這麼一個閻羅王宮,裏面所住的閻羅王是晝夜三時會被獄卒捉起來,然後捉起來以後放在熱鐵上面。而這些獄卒用鐵鉤把他的口撥開,用洋銅灌到他肚子裏面去,「燒其脣舌,從咽至腹,通徹下過,無不燋爛」。那真的是很痛苦,對不對?

什麼叫做大乘和小乘?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今天「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的題目,要跟大家談一下:什麼叫作大乘跟小乘?
說到大乘跟小乘,先要跟大家澄清一個觀念。因為有人說:「在佛的時代,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內容跟境界也有不同罷了。」佛法雖然是一味的,因為大乘跟小乘修證內涵的不同,所以佛世 佛早就已經宣說大乘跟小乘的名相。因為怕這種「並沒有分別什麼大乘跟小乘,佛法是一味的,只是由於說法的物件不同,所以內容和境界也有所不同」的說法會被誤會,說「大乘跟小乘只是心量的大小不同罷了,其實並沒有什麼差別」,所以首先要舉一下《阿含》的經文。
《增壹阿含經》第十八卷裏面這麼講說:「舍利弗當知:如來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增壹阿含經》卷十八)《長阿含經》第二卷裏面這麼講:【世尊觀此義已,即說頌曰:「佛為海船師,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一切渡天人,亦為自解結,渡岸得昇仙,都使諸弟子,縛解得涅槃。」】(《長阿含經》卷二)這樣看來,在經文裏面早就有提到大乘跟小乘了。
所以通常作這樣主張的人,他是說不出來大乘跟小乘具體的修證差別,只有可能含糊籠統地說:「哎呀!對於厭世觀念很濃的人,就說解脫生死的法門啊!然後這樣就叫作聲聞的小乘。然後對於根器深厚而又悲願化世的聽眾,那這樣就是菩薩的大乘。」可能他又轉著又會說:「事實上佛法又分為五乘:人乘、天乘、聲聞乘、獨覺乘、菩薩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人生人,然後把五戒十善綜合合起來叫作人天道。聲聞是由於聽聞修行而得解脫生死的,而獨覺是不由聽法,無師自覺而解脫生死的;綜合聲聞、獨覺合稱為解脫道。而菩薩道是既求取解脫道而又不捨人天行的一種法門,所以大乘的菩薩道是解脫道與人天道的綜合。」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毀謗正法的果報比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還重!

毀謗正法的果報比五逆重罪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還重!

「善現當知!若諸菩薩毀謗厭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則為毀謗厭捨一切智智,若毀謗厭捨一切智智,即毀謗厭捨三世諸佛。由此因緣,造作增長害正法罪,由此罪故經歷多時受諸重苦,謂彼所造罪極重故,多百千歲墮大地獄,此界、他方往還輪轉,受諸重苦不得解脫,此界火、水、風劫起時移置他方大地獄內,他方火、水、風劫起時移置此界大地獄中,如是輪迴經無數劫,受大地獄極難忍苦。彼害法罪業勢稍微,從地獄出墮傍生趣,如前展轉此界、他方,多劫輪迴受諸劇苦。彼害法罪業勢漸薄,脫傍生趣墮鬼趣中,此界、他方輪迴展轉,受諸重苦經無量劫。彼害法業餘勢將盡,免餓鬼趣來生人中,具受人間貧窮、下賤、頑愚、疾病、醜陋等苦,尚不聞有佛、法、僧名,況能精勤修諸善業!以諸惡業害正法故,受如是類圓滿苦果。」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害正法業與五無間,此二惡行為相似不?」

什麼是四大皆空?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
阿彌陀佛!
首先先問候大家:少病少惱否?色身康泰否?遊步輕利否?道業精進否?眾生易度否?
現在大家所收看的節目是「三乘菩提之遠惑趣道」,也就是「學佛的釋疑」。正覺同修會將一些平常學佛人會感到有疑問的問題收集起來,統一的為大家解說。今天所說的題目就是「四大皆空怎麼說?」也就是什麼是四大皆空?
在今年(2012年)的4月21號,馬來西亞《光華日報》上面登著一則消息,標題下的是:〈家財萬貫卻四大皆空,苦行僧是巨富阿南達繼承人!〉內容是說,馬來西亞的第二富豪阿南達•克里斯南,他唯一的兒子不願意繼承家業,卻選擇了四大皆空,跑到了泰國去出家。內文提到說,這個富豪的獨子從英國留學回來以後,也當了多年的新聞從業員。他自己說:「我在20多歲那一年,選擇成為一位出家人,到泰國的森林去隱修,成為佛陀的一名追隨者。」記者就形容他是「家財萬貫卻四大皆空」,視榮華富貴為浮雲的這個大馬巨亨之子。
我們常常可以聽到「四大皆空」這一句話;通常在電影電視的戲劇裡面,我們會看到出家人說:「阿彌陀佛!出家人四大皆空,視虛名如浮雲,視錢財如糞土。」要不然就是在現在媒體新聞報導裡面,有時候會指責那一些犯了錯的出家人,說他們應該要四大皆空啊,不應該斂財,不應該與在家的女眾鬧緋聞……等等這一些負面的消息。所以,一般的民眾聽到四大皆空這句話,就會認為說是:所謂的出家人,或者說是佛教的修行人,應該要一切事情都不在意,什麼都無所謂,也什麼都不需要。所以大眾會認為,所謂的「四大皆空」就是,一切都不在乎了,萬念俱灰了。把「空」這個字等同於「沒有」,什麼都沒有。那既然四大皆空,也就是「四大」都沒有了,所以就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在乎了。
那麼這個「四大」究竟是哪四個呢?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現在有很多的出家僧法師不說《真實佛法》,都在說一些「相似像法」來誤導眾生!

『爾時世尊告迦葉言:
摩訶迦葉,七佛所說,無有異路。
諸佛成道,無有異法,唯以是一知見,明見自己一心形相性理,即成佛耳;
有他法令成佛者,即是天魔波旬邪法。』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中道宗;中道的真實義

中道宗
法相唯識宗亦名中道宗,乃約此宗正理得名;小乘依涅槃本際而偏說我空,般若依藏識而偏說一切法空(不許外於藏識而說一切法緣起性空),此宗則依藏識具說我空法空,究竟中道,正顯中觀之境,故名中道宗。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如來藏識具有真實性、常住性、金剛性、無我性、寂靜性,是本來而有的不曾有生之心


菩薩悟後是修正自己,不是修正如來藏。如來藏心體的自性是本來清淨而不必修行的,可是當你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時,就會使如來藏中含藏的覺知心自己種子轉變清淨;所以正在修正自己時,對如來藏而言是非修非不修,正是中道。所以修行是修自己,不是修如來藏。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中道實相義

中道及實相義
佛說中道實相第一義諦即是第八識真如故。由於般若全都圍繞著中道心如來藏的真如性與中道性,來出生世間、出世間的般若智慧,來顯示萬法的緣起性、緣滅性,來顯示法界萬法根源的中道心如來藏是常住而遠離斷常、垢淨、來去、一異、增減、生滅……二邊,由是成就中道及實相義。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中道2


證得「此經」以後,因此而出生了中道實相的智慧: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來不去、不斷不常等等,

中道

前面從六根、六塵、六識、五大,講到這第六的覺大(覺精)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為何意識不能通三世?

第一節 為何意識不能通三世?

【演講大綱】 為何意識不能通三世?
(為何必須修學宿命通或入定中才能了知往世事?
因為只能存在一世,不能來往三世:《阿含經》中所開示。)

講記內容: 那麼,接著進入主題來說明,我們第一個主題要來探討說:意識是常住的嗎?那麼,既然要探討這個主題,當然要先說明什麼是意識?意識就是藉著意根與法塵作為因緣而出生的心。也就是我們這個能思惟,能瞭解、分別、判斷、歸納、整理,能了知六塵各種事物的這個心,這個覺知心就稱為意識。我們這個意識覺知心現起的時候,是同時有前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同時存在,這樣構成我們五陰中的識陰。這識陰總共有六個識,就是我們的覺知心。這一個覺知心,這一個意識,究竟是不是常住法?是不是金剛心?或者說祂是不是不可壞的心?我們首先從聖教量上來作一個探討,說意識心(或者說前六識)我們的眼識、耳識……乃至意識,為什麼不能通三世?我們說每一世的意識都只存在一世,這個說法在聖教中有什麼根據?那為什麼必須要修宿命通以後,或者說證得禪定而入定了以後,才能夠了知往世的事情呢?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本人痛心的向佛教界各位人士和蕭平實作出自我懺悔

本人痛心的向佛教界各位人士和蕭平實作出自我懺悔(轉帖)[版面:佛道儒][首篇作者:WILLIAMLYLE] , 2013101400:53:58


由於本人缺少智慧,缺少善根,又自以為是,平時又喜歡出風頭,所以給魔鬼控制了自己的頭腦,也給人利用。 

自己以前雖然也學了蕭平實弘揚的正法,但是得少為足,還沒有通達三乘經典,不懂唯識經論,也不通道種智,不具備擇法眼,慢心、嗔心深重,看不起老好人,欺負有大慈悲心的蕭平實,否定他講的第一因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正法,其實能讀完蕭平實所著《無相念佛》、《念佛三昧修學次第》、《正法眼藏——護法集》、《生命實相之辨正》、《真假開悟之簡易辨正法》、《禪淨圓融》、《真實如來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門》、《大乘無我觀》、《佛教之危機》、《宗通與說通》、《我與無我》、《狂密與真密》、《禪門摩尼寶聚》、《公案拈提一到五輯》、《楞伽經詳解》以及一起出版的《學佛之心態》等二三十部書後,應該已經具備了正知正見,當時也確實很有感慨,佛教界出了這樣有大智慧的人才! 

可後來自己鬼迷心竅,也給其他人利用,說一悟就可以到佛地,至少可以到初地……。可是蕭平實弘揚的法,對證悟的弟子卡的很緊,要求很高,開悟明心只有七住位,眼見佛性只有十住位(後來看到佛經裡面是這樣定的),心裡覺得不服氣,其實是自己沒有智慧,就聯合了一些人,在論壇上到處帖文反對他弘揚的是正法,沒有事實的寫出下面一些無事生非的理由,說他是附佛外道,誹謗高僧大德,根據他出版的著作,卻在裡面找否定他弘揚正法的事實,雞蛋裡挑骨頭,否定阿賴耶識就是如來藏。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諸佛是人天導師,當然是一切人天之首

....續....

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這時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續...

阿羅漢沒有證得佛菩提道,解脫道也還沒有具足圓滿——仍有無量的習氣種子隨眠著,所以不能稱之為佛

....續.....

佛菩提道為什麼又叫作大菩提呢?


...續....

佛菩提道必須要從明心開始,再藉著明心來修證般若的別相智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所以叫作「戒心住」


....續....

佛菩提道七住位之身心合成

....續....

會貪著六入的就不是菩提心了,只有悟到不入的才是真菩提


....續.....

從來不了知、不識別六塵諸法的,才是不二之法,不二之法才是真實菩提心

...續....

什麼是不二之法?

從來不憶念一切法,這才是真菩提心!

...續....

離念靈知是跟煩惱習相應的!

....續....

真正的菩提離一切六塵之攀緣分別,他不觀察六塵中的一切境界!

...續...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如何修行繫念思惟念佛法門

繫念思惟念佛法門的修行方法有深、有淺、有廣、有狹,可隨眾生的根性、智慧、福德、時間等差別而隨意修學,都能成就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此法門三歲小孩修得,八十歲老翁也行得。修行這個法門另有一些殊勝利益,也一併為大家解說:
1.能夠滅掉眾生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
2.平時能夠被佛的妙光所攝受、護念。
3.臨命終的時候,佛會來你身旁慈悲加祐,令你心不 顛倒、散亂。
4.若有定慧之正知見,可漸次成就有相念佛三昧、無相念佛三昧乃至實相念佛三昧。
5.能增益聖道門,菩薩三學六度之修行,成就上品往生的功德。
前一節提到繫念思惟念佛,就是把心念放在三種法上面來思惟。也就是去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思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思惟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這樣繫念思惟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不離不散失此三種法,就能成就。
思惟和繫念不亂,有三種層次不同。可隨個人因緣,任意修學,都可以成就。
第一:思念、想念、憶念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思念、想念、憶念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思念、想念、憶念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一直思念、想念、憶念此三種法,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沒有離開過。(憶念就是記住不忘。)
第二:以各種知見推求、判斷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義理,進而認識瞭解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最後能於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心得決定,不懷疑、不動搖。
以各種知見推求、判斷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之義理,進而認識瞭解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最後能於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心得決定、不懷疑、不動搖。
以各種知見推求、判斷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之義理,進而認識瞭解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最後能於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心得決定,不懷疑、不動搖。
這裡所說的各種知見,有世間善法知見和佛弟子出世間正知見,皆可隨緣修學,都可以成就。
第三:以智慧觀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以智慧觀察 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名號,以智慧觀察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功德莊嚴;能於此三種法,專念不散失乃至一心專念。這裡所說的智慧觀察,可隨佛弟子修證三乘菩提所得之斷我見、證我空及證實相等差別智慧來觀察。專念不散失乃至一心專念,是指繫念一處,從有覺有觀、無覺有觀到無覺無觀,皆可隨緣修學,都可以成就。簡單的說就是定慧等持,止觀雙運,來繫念思惟此三種法。此法的修學,若得善知識傳授正知見的善緣,可以親見自性彌陀,證悟法界實相;亦可因離開諸無明煩惱相,就與 阿彌陀佛大願相應,而入蓮華藏世界海(華嚴世界海)親見極樂世界。

變質的藏傳佛教~敬請佛學院學生:遠離印順邪師的毒害,以免斷送生生世世之法身慧命!

變質的藏傳佛教~敬請佛學院學生:遠離印順邪師的毒害,以免斷送生生世世之法身慧命!

第一章變質的藏傳佛教


第二節印度佛教入藏
第一目概說

佛教未傳入西藏之前,西藏當地已有民間信仰的「苯教」流傳,作法事供養鬼神、祈求降福之類,是西藏本有的民間信仰。到了唐代藏王松贊干布引進所謂的「佛教」,也就是天竺密教時期的坦特羅佛教──左道密宗──成為西藏正式的國教;為了適應民情,把原有的「苯教」民間鬼神信仰融入藏傳「佛教」中,從此變質的藏傳「佛教」溢發邪謬而不單只有左道密宗的雙身法,也開始帶有濃厚的地方鬼神信仰色彩。由後來的阿底峽傳入西藏的「佛教」,雖未公然弘傳雙身法,但也一樣有暗中弘傳。但是前弘期的蓮花生已正式把印度教性力派的「雙身修法」帶進西藏,融入密教中公然弘傳,因此所謂的「藏傳佛教」已完全脫離佛教的法義,甚至最基本的佛教表相也都背離了,所以「藏傳佛教」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喇嘛教」也就是──左道密宗融合了西藏民間信仰──已經不算是佛教了。

印度顯、密「佛教」傳入西藏後,寧瑪、噶舉、薩迦、噶當四派都承襲清辨論師的中觀自續派,因受阿底峽的影響而兼弘中觀應成派。後來崛起的格魯派(黃教)則只承襲佛護、月稱的中觀應成派。只有覺囊派承襲聖 彌勒菩薩及聖無著、龍樹菩薩的「如來藏」思想,另外成立大中觀派。後來達賴五世取得政治權力,獨鍾中觀應成派,利用政治勢力,消滅其他各派,格魯派在西藏地區便開始蓬勃發展,凌駕於各派之上。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評:為什麼很有名的法師、上人說 蕭平實居士的書有毒不能看!

評:為什麼很有名的法師、上人說  蕭平實居士的書有毒不能看!

一般學佛人大部分都有聽到一些所謂很有名的自稱法師、上人向佛門四眾說這句話「蕭平實的書有毒不能讀、不能看」,大部分的信眾一聽到大法師、上人都如此說,由於信眾情執的作祟以及不想追究真相消極想法,於是就聽一些所謂法師、上人的話,只要看到市面上 蕭平實的書就抵制、回收,一些愚痴信眾殊不知這可是本師 釋迦牟尼佛所傳的第一義諦的了義正法~如來藏法,也就是《金剛經》所說所有友情各自皆有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金剛心,而這些信眾竟加以抵制、回收,此舉行為不就毀壞「佛、法、僧」三寶嗎?其所造的業不知如何受?實在無法想像!

為什麼這些所謂的法師、上人…等要向佛門四眾說「 蕭平實的法有毒,他的書不能看」?其主要原因,就是深怕這些廣大的信眾看了 蕭平實的書以後,大眾的佛法知見大大提升,就可以看到「大水退去,原來很多人沒穿褲子」,也就是說這些所謂的法師上人手上都沒有「法」,而大量失去信眾而再也收不到大眾的錢財供養;於是就說出一些相似佛法來就叫信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