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真實性,其實只是空性如來藏與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產生的;如果不是蘊處界有,就沒有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緣生性空,所以蘊處界有與緣生性空同時存在,互相交合在一起。菩薩實證二乘菩提這些道理以後,進而觀察空性如來藏與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也觀察蘊處界有是如何從如來藏空性中生起的,由此而實證諸法如何由如來藏藉緣生起,而諸法確實無常而其性本空,因此實證緣起性空,不只是現觀蘊處界的緣生性空而已。然而緣起性空卻與空性如來藏及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從來不分家,如同交蘆緊緊地綁在一起;這樣觀察出來時,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這時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雜阿含經》卷32: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葉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世尊先為諸聲聞少制戒時,多有比丘心樂習學;今多為聲聞制戒,而諸比丘少樂習學?」 佛言:「如是,迦葉!命濁、煩惱濁、劫濁、眾生濁、見濁,眾生善法退減故,大師為諸聲聞多制禁戒,少樂習學。迦葉!譬如劫欲壞時,真寶未滅, 有諸相似偽寶出於世間;偽寶出已,真寶則沒。如是,迦葉!如來正法欲滅之時,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間已,正法則滅。譬如大海中,船載 多珍寶,則頓沈沒;如來正法則不如是漸漸消滅。如來正法不為地界所壞,不為水、火、風界所壞,乃至惡眾生出世,樂行諸惡、欲行諸惡、成就諸惡,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熾然,如來正法於此則沒。」(CBETA, T02, no. 99, p. 226, b25-c13)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這時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佛法的真實性,其實只是空性如來藏與有情互相交合在一起而產生的;如果不是蘊處界有,就沒有二乘菩提的蘊處界緣生性空,所以蘊處界有與緣生性空同時存在,互相交合在一起。菩薩實證二乘菩提這些道理以後,進而觀察空性如來藏與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也觀察蘊處界有是如何從如來藏空性中生起的,由此而實證諸法如何由如來藏藉緣生起,而諸法確實無常而其性本空,因此實證緣起性空,不只是現觀蘊處界的緣生性空而已。然而緣起性空卻與空性如來藏及蘊處界有交合在一起,從來不分家,如同交蘆緊緊地綁在一起;這樣觀察出來時,空與有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根本就是同一家,所以就不再出現執空與執有的過失了,這時就是住在「空有二俱非」的智慧境界中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